分類
房屋貸款 房貸小知識 金融資訊

以房養老本是好意,卻變成子女的負擔?當心繼承房屋也繼承債務!

近年來,房屋繼承案件增加,受到疫情與高齡化影響,許多家庭開始面臨房產轉移的問題。然而,部分繼承人卻發現,長輩留下的房子竟是債務,這正是「以房養老」可能帶來的隱憂。

隨著長輩不願成為子女負擔,「以房養老貸款」成為熱門選擇,但這筆貸款卻可能讓繼承人面臨償債壓力,甚至不得不放棄繼承,導致房產流失。究竟以房養老如何影響繼承?子女需要負擔貸款嗎? 這篇文章帶你深入解析!

 

一、 「以房養老」是什麼?適合誰?

「以房養老」,正式名稱為 「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是一種專為退休長者設計的房屋貸款方式。長輩可將名下房產抵押給銀行,銀行則會 按月發放生活費,讓屋主獲得穩定的退休收入,支付日常開銷、醫療或安養費用。

與一般房貸不同,以房養老無需每月還款,貸款人離世或貸款期滿後,繼承人可選擇償還貸款並繼承房產,或由銀行拍賣房屋,扣除貸款後發還餘額給繼承人。

1.  以房養老貸款條件

  • 申請資格:需年滿 60 歲 以上。
  • 房屋條件:房屋需 位於精華地段或屋況良好,最好需要一分之一單一所有權人。
  • 貸款成數:房屋現值的 5~7 成,貸款期間約 25~30 年。
  • 利率:約 2.4%~2.8%(依銀行規定不同)
  • 借款人年齡 + 貸款年限:通常需 90~95 區間內核貸機率高

 

二、 「以房養老」的優點與隱藏風險

「以房養老」對於退休長輩來說,是一種能夠確保穩定退休金流的財務選擇,但在申請前,務必要充分了解優勢及其潛在風險,避免未來衍生財務或繼承問題。以下為以房養老的主要優點與隱藏風險,讓你評估是否真的適合。

1. 以房養老的優點

  • 長輩可繼續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不必搬遷或變賣房產,提升退休生活穩定性。
  • 保有房屋所有權,房屋所有權仍歸屋主,只需抵押給銀行,不影響住屋權益。
  • 活化房屋價值,每月穩定現金可用,確保長輩生活開支的穩定。
  • 減少長輩對子女的經濟依賴,不成為家人的財務負擔。
  • 以房養老的借款所產生的債務,可全數扣減遺產總額,減少遺產稅

 

2. 以房養老的隱藏風險

雖然「以房養老」能讓長輩安享晚年,但貸款人與銀行雙方都面臨一定風險,若未事先評估,可能導致財務壓力或房產流失。

2-1 借款人的風險

  • 每月撥款金額可能遞減:以房養老的貸款利率隨市場波動,若房價下跌或利率上升,銀行可能調整月領金額,影響生活支出。
  • 長壽風險:若貸款期滿後,貸款人仍健在,可能會面臨需島貼利息問題或房產拍賣問題。
  • 可貸金額有限:以房養老通常僅能貸出房屋現值的 5~7 成,且受房齡、地段影響,可貸金額不高。
  • 繼承問題:法定繼承人可能面臨房屋繼承的問題,子女可能無力償還貸款,貸款人去世後,繼承人需選擇償還貸款保留房產,或 由銀行處理房屋拍賣,如果房價低於貸款餘額,可能會造成子女經濟負擔。

 

2-2 「以房養老」銀行風險

  • 延壽風險:借款人壽命越長,累積撥款金額越多,銀行可能無法收回足夠資金,影響獲利。
  • 房價風險:若房價下跌,房屋價值可能不足以清償貸款,銀行回收成本增加。
  • 利率風險:若房貸利率上升,銀行累積的掛帳利息變高,導致放款風險升高。

 

三、 「以房養老」房屋還能繼承嗎?是否影響未來繼承權?

當家中長輩已經辦理 「以房養老」貸款(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未來房屋的繼承方式會受到影響,主要取決於是否有遺囑 以及 繼承人的選擇。在長輩過世後,法定繼承人需要面對以下兩種選擇:

  • 選擇繼承房屋,並償還貸款
    如果法定繼承人想保留房產,需清償剩餘貸款,通常可選擇 自行籌資還款,或以房貸轉貸方式支付銀行。
  • 放棄繼承,由銀行拍賣房屋
    若繼承人無力償還貸款或不想保留房屋,銀行會進行 法拍或出售,所得款項 先償還銀行貸款,如果還有剩餘金額,才會發還給繼承人。

1. 以房養老的房屋繼承與「遺囑」有關

  • 有遺囑的情況
    如果長輩 事先立下遺囑,可指定特定繼承人繼承房產,但繼承人仍須履行貸款清償義務,否則房屋仍可能被銀行拍賣。
  • 無遺囑的情況
    若長輩未立遺囑,則房屋將按照法定繼承順序進行繼承,所有繼承人須共同決定是否清償貸款,若無人願意承擔,房屋將進入 銀行拍賣程序。

2.  如果沒有繼承人,房屋會怎麼處理

若長輩沒有合法繼承人,且未留下遺囑,則房產最終會進入 國庫(由政府接收),銀行仍會優先變賣房屋來償還貸款,未清償的部分會列為呆帳,若有剩餘款項將由法院依法處理。

四、 如何避免「以房養老」變成子女的財務負擔

「以房養老」是長輩財務規劃的選擇之一,但事前準備與家人共識很重要。透過適當的壽險搭配、貸款規劃與房產繼承安排,才能確保這項工具真正發揮助力,而非成為子女的負擔。如何讓這項財務工具發揮最大效益,而不影響家人未來?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 事前家庭溝通,確保共識

在申辦「以房養老」之前,務必與家人充分溝通,讓子女了解貸款條件、可能的財務風險及未來繼承選擇,避免產生糾紛。

2. 搭配壽險,減輕繼承壓力

可考慮將每月領取金額的 8-10% 配置壽險,選擇 10 年、15 年、20 年或終身繳費方案,以確保貸款人過世後有一筆保險理賠金可用來償還部分或全部貸款。這樣可減少繼承人的財務壓力,使房產更容易保留在家族內。

注意! 切勿將全數貸款額度投入保險,以免影響日常生活開銷。

3. 提前規劃房屋貸款清償方式

如果希望房產順利傳承給下一代,可在貸款期間內規劃提前部分清償,或預留資金讓子女在貸款到期時能償還餘額,避免房屋被銀行拍賣。

4. 了解貸款條件,確認繼承人選擇

銀行在借款人過世後,會提供繼承人三種選擇:

  • 繼承人償還貸款,保留房產
  • 繼承人無力償還,房屋由銀行拍賣
  • 若房價低於貸款餘額,可能會影響繼承人的財務

若希望房產保留給家人,應提前與繼承人討論財務安排!

 

五、 繼承「以房養老」的房子常見問題Q&A

Q1. 以房養老需要什麼條件?

申請「以房養老」貸款時,借款人須年滿 55~60 歲以上,且房屋需為單獨持有並作為自住房產,不能為共有或出租。此外,銀行通常會優先考量位於蛋黃區或精華地段的房產,以確保其未來保值性。貸款條件方面,一般要求「申請人年齡+貸款年限」須達 90 以上,同時「屋齡+貸款年限」不得超過 60 ,具體規定會依各銀行政策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在申請前先與銀行確認最新規範,確保符合貸款資格並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Q2. 申請「以房養老」貸款時,是否需要繼承人同意?

是的,需要繼承人或家屬的同意。在申請「以房養老」(逆向抵押貸款)時,銀行通常要求繼承人或家屬簽署同意書,以確保未來不會因房屋繼承問題產生爭議。

此外,銀行在核貸時,除了會評估房屋的屋齡、地段、結構狀況等因素,也會確認所有法定繼承人或主要家屬是否知情並同意,其子女或家人是否同意也是核貸關鍵。因此,建議在申請前,與家人充分溝通,確保未來不會有法律或財務上的爭議。

 

Q3. 以房養老怎麼算?

以房養老是一種讓長者活化房產、獲得穩定現金流的貸款方式。以下以謝伯伯為例,說明其月領金額的計算方式。假設謝伯伯名下房屋鑑價1000萬元,貸款成數可達7成,貸款年限30年(360期),年利率2% (每月利率 2% ÷ 12 = 0.001667),利息扣除上限為每月撥款金額的1/3。

  • 每期撥款金額計算

每期撥款金額=房屋鑑價×貸款成數貸款期數÷360期

1,000萬 × 70%÷360期360 = 19,444 元

因此,第 1 期謝伯伯可 全額領取 19,444 元

自第 2 期起,開始內扣利息

利息=已撥款金額×每月利率=19,444×0.001667=32元利息

第2期實領=19,444−32=19,412元

當內扣利息達到上限時

內扣利息累積至月撥款金額的 1/3(即 6,481 元) 時,每月實領金額將固定減少:

19,444−6,481=12,963元

此情況發生於 第 203 期,自此之後,謝伯伯 每月可固定領取 12,963 元。

分類
房貸小知識

信用不良、信用瑕疵貸款會過嗎?3招幫你改善信用和成功申貸

想跟銀行貸款,良好信用與穩定收入是必要條件,但是你知道哪些事會讓你信用有瑕疵、信用不良、甚至信用破產?如果發現自己信用不,該怎麼辦?真的沒辦法貸款嗎?本文提供你3種改善信用、以及成功申貸的方法。

1. 信用不好會有什麼影響?

當你跟銀行申請貸款、或信用卡時,銀行會根據你的財務狀況及信用狀況,來判斷借錢給你的風險高不高。如果銀行對你的信用有疑慮,可能就不願意貸款給你、或者核發信用卡,就算銀行還是願意借錢給你,額度跟利率恐怕也不理想。

除此之外,有些公司、企業會將求職者的信用狀況列為任用條件之一,部分特定職業甚至要求須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未提供則視同解除雙方勞動契約。也就是說,保持良好信用真的很重要。

2. 信用不良與信用瑕疵、信用破產的差別

信用不佳、信用不好、信用瑕疵、信用不良、信用破產,基本上都是信用有狀況的意思,差別在於嚴重程度不同。如果信用稍有瑕疵,銀行可能還是會核貸、核卡給你,但是額度跟利率就比一般信用正常的人來得差;如果已經到信用不良、信用破產的情況,基本上銀行是不會再借錢給你的。

造成信用瑕疵的原因

(1) 造成信用瑕疵的原因

  • 動用信用卡循環利息
  • 使用信用卡預借現金
  • 信用卡或貸款有遲繳紀錄(未超過一個月)
  • 負債比偏高(超過60%)
  • 密集查詢聯徵

如果你的信用卡費沒有全額繳清,就會動用到信用卡循環利息,這意味著你可能有過度消費的情形,對銀行來說並不是好事。

至於逾期繳款的部分,如果不常發生、且欠繳天數未超過一個月,銀行還可以當作是不小心忘記,但如果變成常態或拖欠好幾個月,那就會影響到信用評分。

此外,負債比是銀行評估還款能力的重點之一,一般銀行能接受的收支負債比率為40%~60%左右,有些甚至不得超過50%。

造成信用不良的原因

(2) 造成信用不良的原因

  • 授信帳戶、信用卡被列為催收或呆帳
  • 信用卡被強制停卡
  • 支存帳戶被列為票據拒絕往來
  • 個別協商/前置協商/債務協商
  • 存款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

無論什麼原因,借了錢卻不還,等同信用破產,未來想再跟銀行借錢幾乎是不可能。如果是申請個別協商、前置協商或債務協商,雖然也會嚴重影響信用評分,但至少仍有還款意願,只要債務清償完畢,一年後還是有機會再貸款。

另外,支票存款戶一年內發生退票,未經辦理清償註記達三張,就會被票據交換所即通報其為拒絕往來戶。

3. 信用不好申請貸款會過嗎?

如果是申請銀行貸款,銀行都會查你的聯徵紀錄(也就是信用報告),基本上信用評分低於600分,就算信用瑕疵,但還是有機會貸款;如果信用評分低於400分,過件機率就微乎其微;但如果連信用評分都沒有,如:「此次暫時無法評分」或只有「200」分固定評分,那已經是很嚴重的信用問題了,就不可能申貸成功了。

這時候,你可以考慮向融資公司貸款,由於融資公司不像金融機構需要把客戶的資料報送聯徵中心,因此融資公司的借貸紀錄,不會出現在你的個人信用報告裡面,你可以用這筆資金來整合債務、也可以作資金周轉。

(1) 信用不良可以借信貸嗎?

機率很小。由於個人信用貸款不須提供擔保品,就可以申辦,因此銀行判定是否可以核貸的標準,就會是你的收入狀況和信用報告。此外,因為風險較高,銀行的審核也會比較嚴格,即使只是信用稍有瑕疵,也不容易申辦成功。

這種情況,可能只有民間借貸可以申貸,如:民間信貸、代書貸款、小額借款,但要提醒你,民間信貸的利率非常地高,年利率動輒20%起跳。

(2) 信用不良辦房貸會過嗎?

機率較小。雖然購屋貸款、房屋增貸、轉增貸、二順位貸款等房屋貸款,都有房子作抵押品、相對風險較小,但如果個人信用評分不到600分,還是不太容易通過銀行審核。

如果你是名下已經有房子,需要一筆資金作運用,可以向股票上市融資公司-好事貸申請二胎房貸,不僅審核較銀行寬鬆、貸款額度甚至比房貸增貸、轉增貸還大。

(3) 信用不好辦車貸會過嗎?

機率較小。由於車子有一落地就掉價的特性,汽車融資(如:原車融資、汽車增貸、汽車轉貸)的貸款額度基本上又超過汽車殘值,因此風險也算高,如果申請銀行車貸,沒有良好信用也難過件。

如有資金需求,可以向股票上市的融資公司,如好事貸及 申請汽車貸款,貸款額度最高350萬、車價130%,只要不是太嚴重的信用問題,都有機會申貸。

(4) 信用不好可以辦信用卡嗎?

機率很小。如果真的要辦,建議提供保證人幫自己加分,但即使銀行願意核卡給你,信用卡額度可能也很少。

4. 信用不佳如何恢復信用?聯徵記錄多久會註銷?

(1) 聯徵記錄的揭露期限是多久?

聯徵中心對各項信用資料有不同的揭露期限:

  • 逾期/催收/呆帳:自清償日起揭露3年。
  • 退票:自退票日起揭露3年,辦妥清償註記日起揭露6個月。
  • 破產宣告/清算裁定:自破產宣告日或裁定開始清算日起揭露10年。
  • 更生:自更生方案履行完畢日起註記4年。
  • 信用卡催收/呆帳:自清償日起揭露6個月;呆帳未清償者,自轉銷日起揭露5年。
  • 信用卡強制停卡:未清償者,自停卡發生日起揭露7年;已清償者,自清償日起揭露6個月。
  • 其他信用不良紀錄:自事實發生日起揭露5年。
  • 警示帳戶:自通報日起揭露2年。
  • 前置協商:自履約完成日起揭露1年。
  • 個別協商:揭露至履約完成日止。
  • 協商毀諾:自毀諾日起揭露3年。

(2) 為什麼信用不良的揭露期已滿,貸款還是沒過?

因為銀行審核貸款時,除了會參考聯徵中心的信用報告,銀行內部也有一個評分系統,如果你曾經在A銀行留下信用不良紀錄,即使聯徵中心註記已取消,A銀行本身還是可能有保留該項信用不良紀錄,因此建議向A銀行以外的其他間銀行、或融資公司申請貸款。

(3) 如何提升信用評分?

當你的信用狀況改變時,個人信用評分也會隨著變動,因此只要能改善造成信用瑕疵、信用不良的原因,信用評分是會慢慢提升的(非立即改善,需3~6個左右)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改善信用:

  • 信用卡費全額繳清
  • 降低負債比
  • 整合負債

使用信用卡消費時,應審慎評估自身能力,盡量不要刷超過信用卡額度的30%。接著,檢視目前名下負債有哪些,先把高利率、高月付金的債務還清,這時候你可能需要透過債務整合,來清理這些負債。

除了銀行有提供債務整合貸款,你也可以向股票上市融資公司,申請汽車貸款、二胎房貸來整合負債。

 

分類
房貸小知識

『以房養老』懶人包,流程、管道、評比,一次解析

因應台灣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等問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積極推行「以房養老」政策,讓年長者得以在宅老化並自給自足,盼能減輕社會福利的負擔。本篇就來介紹什麼是以房養老?並幫你完整分析以房養老的優缺點。

1.『以房養老』是什麼?與一般房屋貸款的差異?

(1)什麼是『以房養老』貸款?

以房養老」的正式名稱是「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就是將持有的房屋,設定抵押給銀行,再由銀行以按月給付的方式,撥款給房屋所有權人(也就是借款人/債務人),作為養老金。

房屋所有權人於借款期間,每月僅需支付利息(每月撥付款項內扣,且不超過撥付金額之1/3),未收取的利息則計入債權,未來房屋所有權人身故、或者貸款年限期滿後,若法定繼承人有意繼承債務,需先清償貸款本金及利息;若繼承人無意繼承,銀行可依法處分(法拍)。

法定繼承人可以選擇用現金、或賣掉房屋來償還貸款,也可與銀行協商,等房屋過戶到繼承人名下後,由繼承人向銀行申請房貸「借新還舊」。

(2)『以房養老』貸款vs.一般房屋貸款

以房養老 一般房貸
申請資格 年滿60歲之本國人 20 ~ 65歲之本國人
給付方式 按月給付 一次給付
還款方式 期滿一次償還,但仍須按月繳息 按月本金攤還
貸款餘額 遞增 遞減

一般的房屋貸款是一次性取得大筆資金,之後再按月、按期數攤還本金跟利息。隨著時間愈長、債務會愈來愈少,等到債務清償後,就可以到地政事務所辦理抵押權塗銷登記,房屋就會完全歸於所有權人名下。

「以房養老」貸款則是按月分期取得資金,隨著時間愈長、債務會愈來愈多。借款人身故後,若法定繼承人無力、或無意清償貸款,銀行就會以抵押權人的身分,向法院聲請拍賣房子,賣得的價金若不足清償欠款,則會對借款人的其他財產進行追償;若有剩餘,則會歸還給繼承人。

如果持有的房屋是與子女同住,建議辦理前應與子女充分溝通,以免日後子女無力償還債務,房子被拍賣掉。

以房養老(逆向房貸)示意圖

一般房貸示意圖

2.以房養老申請條件?

以房養老的申請條件

  • 年滿60歲之本國自然人(部分銀行為55歲或65歲)
  • 具完全行為能力
  • 票信、債信往來正常者(即信用良好者)
除了上述條件,大部分的銀行都有備註這項:「年齡+貸款年限≧90,屋齡+貸款年限≦60」,因此也需要注意年齡和屋齡是否有在規定的範圍之內。

3.以房養老貸款方案有哪些?

以房養老的貸款方案

「以房養老」貸款主要分成兩大類:公益型和商業型。

公益型「以房養老」貸款,是由政府作擔保的社會福利措施,門檻較高,只提供65歲以上的弱勢族群、且房子沒有法定繼承人的獨居者申請,優點是給付沒有固定年限。

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則是由銀行發售的貸款商品,門檻相對較低,但最多僅給付35年。

目前市面上看到的以房養老貸款,以商業型居多,又分成以下3種:

(1)傳統型以房養老方案

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方案,採按月定額給付的方式,每月給付固定的生活費。

(2)循環型/累積型以房養老方案

與傳統型同樣是採按月定額給付的方式,未使用的額度可以累積到下個月,貸款期間沒有動用的額度部分,也不會計算利息。

(3)年金保險型以房養老方案

採一次給付的方式,但需結合信託和即期年金保險,貸款款項會撥入銀行信託專戶,再由保險公司定期將保險年金撥入信託專戶,專款專用。

即使被保險人提前身故,受益人仍可繼續領,此外,如果房屋因都更或重建等因素而滅失時,年金保險仍會繼續給付保險金。

4.以房養老貸款承作的銀行有哪些?(額度、利率比較)

 目前共有14間金融機構有提供「以房養老」貸款的服務,以下幫您整理

2021年金融機構「以房養老」貸款專案比較表:

銀行 年齡 額度 年利率 貸款年限> 手續費
土地銀行 63歲以上 七成 1.61%起 30年 5,300元起
第一銀行 60歲以上 未提供 1.68%起 35年 5,300元起
上海商銀 60歲以上 七成 1.83%起 30年 9,000元起
中國信託 60歲以上 未提供 1.85%起 30年 3,500元起
兆豐銀行 60歲以上 七成 1.61%起 30年 5,300元起
合作金庫 60歲以上 七成 1.73%起 35年 5,300元起
安泰商銀 55歲以上 七成 1.95%起 20年 3,500元起
高雄銀行 60歲以上 七成 1.87%起 30年 5,300元起
華南銀行 63歲以上 未提供 2.25%起 30年 5,300元起
陽信商銀 65歲以上 七-八成 2%起 25年 5,000元起
臺灣企銀 60歲以上 七成 1.58%起 30年 2,300元起
彰化銀行 60歲以上 兩千萬元 1.62%起 30年 5,300元起
臺灣銀行 65歲以上 七成 1.61%起 30年 5,300元起

5.以房養老貸款划算嗎?(貸款試算)

 「以房養老」貸款到底划不划算?我們直接試算給您看:

以房養老貸款每期收取的利息,會隨著銀行撥付的貸款本金增加,但多數銀行都有規定:「扣息上限為月撥付金額的1/3」,超過的利息就開始掛帳,等合約期滿後,再一次給付給銀行。

假設1,500萬的房子,銀行核貸7成、貸款年限30年(=360期)、年利率1. 61%,每期撥款金額為29,166元,利息扣除的上限為9,722元。

第1期實領:29,166元
第2期實領:29,166元  –  39元(利息)  =  29,127元
第3期實領:29,166元  –  78元(利息)  =  29,088元

以此類推…
第251~360期實領:29,166元  –  9,722元(利息)  =  19,444元

也就是說,實際可領到的錢會愈來愈少,到251期的利息剛好到扣除上限,即9,722元,超過的利息開始掛帳。

這代表往後10年,每個月只能領到19,444元,而且等到合約期滿時,累計掛帳利息總計有233,163元。

以房養老貸款的利率是每月定期浮動計息的,因此還要考慮如果未來利率上漲,每個月領的錢會縮水更多。

以房養老試算

5.以房養老貸款的優點?

以房養老的優點

(1)穩定的現金流

申辦「以房養老」貸款,可以確保你在退休後,每個月都能領到一筆穩定的收入,不用擔心手上沒現金。特別是沒有子女的長者,也不須煩惱晚年生活無人照料。

(2)減少子女負擔

在少子化、薪水凍漲的時代,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青壯年,經濟壓力負擔沉重。如果年長者利用年輕時打拚來的房子,申請「以房養老」貸款、自給自足,不僅能減輕子女壓力,也能有尊嚴地過晚年生活。

(3)房屋可繼續居住

雖說把房子拿去租人、或者賣掉,也能取得資金,但同時也得面臨沒有地方可住的窘境。申辦「以房養老」貸款後,你仍然可以繼續居住,直到身故或合約期滿。

7.以房養老貸款

以房養老的缺點

(1)銀行承作意願低

雖然目前有多達14間銀行推出「以房養老」貸款,但由於銀行得承擔國人長壽、房價跌價和利率波動等風險,導致各銀行實際上的承作意願並不高。

銀行承作意願低,相對審核就比較嚴格,申請人也就容易遇到申請未過或額度不如預期等情況。

根據統計,金管會自2015年11月推出「以房養老」貸款,6年來累計核貸件數僅5,212件,其中私人銀行的核貸件數更是只有兩位數。

銀行別 開辦日 核貸件數 核貸額度(億元)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104.11.19 2,076 124.45
臺灣土地銀行 105.1.18 1,587 79.05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105.3.1 231 16.45
第一商業銀行 105.3.30 350 26.52
華南商業銀行 105.3.30 856 42.25
臺灣銀行 105.4.20 15 0.95
高雄銀行 105.5.19 4 0.19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105.8.8 27 2.89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105.10.6 3 0.80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106.4.24 4 0.33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106.9.1 49 4.28
安泰商業銀行 106.9.1 6 0.34
陽信商業銀行 107.7.5 2 0.11
彰化商業銀行 108.1.29 2 0.15
合計 5,212 299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以房養老趨勢圖

圖片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2)可貸額度低

目前各大銀行「以房養老」的貸款成數最高只有7成,加上銀行承作意願低,因此在房屋鑑價上也非常保守。基本上,雙北市以外的縣市、都市計畫區以外的區域、屋齡較高或是套房等物件,可貸額度有限,恐怕連生活費都不夠支付。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

行政區域別 件數 核貸額度(千元)
北北基 2,699 21,044,602
桃竹苗 585 2,302,147
中彰投 751 2,911,993
雲嘉南 407 1,085,865
高屏 551 1,755,433
宜花東 200 740,166
外島 19 35,012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3)長壽風險

目前大多數銀行的貸款年限是30年,再加上貸款人年齡65歲的限制,那麼一般的貸款人可以領錢領到95歲。但假設合約到期後,貸款人仍在世,就可能會面臨到貸款還不出、房屋被法拍的情況。

(4)養老金恐縮水

藉由第5點的貸款試算,我們可以發現每月領到的給付金是會慢慢減少的,萬一在這段期間利率又突然飄升,領到的錢又會更少。

因應台灣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等問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積極推行「以房養老」政策,讓年長者得以在宅老化並自給自足,盼能減輕社會福利的負擔。本篇就來介紹什麼是以房養老?並幫你完整分析以房養老的優缺點。

(5) 子女繼承問題

由於牽涉到繼承問題,因此申辦「以房養老」貸款時,銀行會要求法定繼承人擔任通知義務人、甚至有的會要求出具同意書才可辦理。如果申貸前沒有和子女做好溝通,也可能導致辦理過程不順利。

8.以房養老、「賣房養老」、「收租養老」、「留房養老」,哪種比較好?

如果選擇以房養老,年長者可以繼續在自己的房子安享天年,也有穩定的現金流作生活費,不用擔心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不過前提還是要看實際上能貸到的額度有多少。

(1)賣房養老

如果選擇賣房養老,有機會取得較大額的資金,但也需要評估賣屋產生的交易成本,還要考慮到賣屋後的搬遷成本。

此外,事前應規劃好要如何保管、運用這筆資金,如果覺得定存利息太低,也可考慮購買投資型保單,一般的投資型保單平均都會有8%的年投報率;或是委託給銀行作管理信託,約定每個月由銀行撥付一筆錢作生活費。

(2)收租養老

如果選擇出租房子、靠收租金養老,同樣得考量到老年生活的居住地,更需要評估是否有能力去管理房子修繕問題及房客問題。

(3)留房養老

留房養老、以租養老同樣是把房屋出租,差別在於屋主將房產信託給銀行、由銀行代為管理租賃事宜,銀行再定期撥付生活費。不僅可保住房子,每個月也有穩定的現金流。

以房養老 賣房養老 收租養老 留房養老
變現金額 市價7成 依照市價 依照行情 依照行情
支付成本 利息 稅金、仲介費、搬遷費 修繕費、仲介費 管理費
繼續居住
優點 自宅養老、自給自足 大筆資金可自由運用 穩定收入、子女可繼承 穩定收入、業者代管、子女可繼承
缺點 月付金遞減、子女繼承問題、延壽風險 無住處 無住處、需自行管理 無住處

9.以房養老申辦流程

以房養老申請流程圖

(1)選擇比較

以房養老貸款跟一般的房屋貸款一樣,每間銀行的授信條件、額度和利率都有些許差異。提出申請前,建議可以多跟銀行諮詢、多作比較。

(2)申請

準備申請相關文件後,就可向銀行提出申請:

  • 身分證明雙證件(身分證、健保卡、駕照等)正本
  • 印章/li>
  • 收入證明文件/li>
  • 不動產謄本/li>
為避免日後衍生爭議,借款人提出申請時,需備有律師諮詢函。

(3)簽約對保

簽訂合約時,銀行可能會要求法定繼承人需在場,若不能到場須有委託書,或由第三方見證人、律師、法院公證人擔任見證人。

此外,借款人需指定具法定繼承資格之人或第三人(無法定繼承資格之人時)為通知義務人,當借款人往生時,負責通知銀行。

(4)設定

接著代書會將銀行給的《抵押權設定登記契約書》送去地政事務所,進行抵押權設定作業,通常抵押權設定金額是貸款金額的1.2倍。

(5)撥款

接著銀行會按貸款金額除以貸款總月數計算,按月撥款至借款人的帳戶。

10.以房養老的常見問題

(1)以房養老貸款的擔保品(即房屋)有什麼限制嗎?

以房養老貸款的基本門檻為:擔保品(即房屋)所有權為借款本人單獨持有,且為自住使用。

夫妻二人共同持有之不動產或有出租不動產者,皆不符以房養老貸款資格。

除此之外,有些銀行還會限制擔保品不得為工業區住宅、套房:

銀行 擔保品限制
彰化銀行 建物權狀或謄本之登記用途應含有「住」字樣,惟排除本行「小套房貸款作業規範」之定義者,且無借款餘額、無其它他向權力設定。
土地銀行 建物登記用途應含有「住宅」、「商業用」、「農舍」、「公寓」或「住」字樣。
華南銀行 建物用途登記為「住」、「商」、「工」,且可提供本行設定實質第一順位最高限額抵押權。
兆豐銀行 建物謄本登記用途為住、商、公寓或含「住」字樣,惟排除工業區住宅及登記總面積15坪以下小套房,且擔保品座落區域應為本行「個人房屋貸款不動產分區」A+區或A區。

(2)如果借款人生病或住院,以房養老會繼續撥款嗎?

會,除非借款人事先於契約另有約定不同意撥款。

(3)以房養老貸款,在什麼情況下會停止撥款?

若借款人身故、貸款到期、已撥付本金加計累計掛帳利息達申貸時銀行核定擔保品之放款值時、經合理期間無法聯繫到借款人及不履行或違反與本行簽訂之契約書內容等,就會停止撥款。

(4)如果以房養老貸款期間,借款人身故怎麼辦?

借款人身故視同契約到期,應由繼承人清償貸款,如果沒有繼承人或是繼承人不清償借款,銀行就會向法院聲請拍賣,處分所得價金優先償還借款本息即相關費用,如有清償不足,則會對借款人遺產追償。

「以房養老」在歐美國家已行之多年,「養兒防老」已不再是唯一選項,膝下無子、或者不想增加子女負擔的年長者,可以選擇將名下的房產抵押給銀行,藉由銀行每個月撥付的養老金,安然度過晚年生活;如果擔心繼承問題,也可以考慮「留房養老」,將房屋的產權跟租金交付信託,每個月收取租金;或者,您也可以選擇好事貸的「二胎房貸」,不僅審核比銀行寬鬆、貸款額度也比以房養老多。

分類
房貸小知識

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努力落實居住正義

房地產市場關係到民眾的居住權利,進而可能影響到金融發展和社會及經濟發展,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在109年12月3日行政院會議中,提出
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從10個方向著手,研擬出短中長三期的執行方案。

法案通過前,常見的炒房三招

1. 預售屋、紅單交易亂象多,漲幅如雲霄飛車

根據國泰不動產可能成交價指數,也就是指一個新建案的價格,2020第3季全國成長率已達9.46%,其中新竹、桃園、新北更是超過平均值,紅單交易難以控管,因而造成炒作房價的利器。

2. 藉由設立公司或股權轉移來逃避較高的稅負

法案通過前,以個人的身分購置不動產,房地合一稅最高達45%,若以公司名義購置房屋,稅負僅20%,若是將公司股權全數轉移,證券交易所得更是免稅。

3. 將房子分割成小坪數來逃稅

依房屋稅條例第15條規定,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免稅,有心人就將房屋分割成小坪數,每一筆控制在10萬以下即免稅。

政府的10條對策

建立不動產市場診斷指標

整合不動產金融、市場、政策等面向指標,建立診斷不動產市場供需價量及交易行為是否健全之診斷指標體系,含不動產市場價量、金融貸款金額、建築執照、使用執照、開工數量、房價所得比、房貸負擔率等,但僅供政府內部參考,不對外公開。

強化預售屋稽查

政府於2021年3月26日完成短期內的第三波聯合稽查,範圍涵蓋9縣市26個建案,其中只有1件完全合格,其他包含:
1.買賣契約不合格(交屋保留款低於房地總價5%、保固期間未從交屋日起算、停車位未列明高度及面積、各項面積誤差找補未明確記載、水電及瓦斯內管線費用,未約定由賣方負擔等)
2.樣品屋或銷售中心未取得建築許可或核准使用
3.政府呼籲建商勿以身試法,若稽查到違規,罰款在15~100萬不等。

實價登錄修法

實價登錄2.0將於2021年7月上路,包含三大項目
1.房產交易:需揭露到門牌、地號,並追溯到2012年8月後的案件。
2.預售屋納管:包含事前將預售建案名稱、地點、戶數、預售期、定型化契約等向地方政府申請備查,不符規定有6~30萬罰款,實際交易後需在實價登錄網站上申報預售的總價、車位數量、土地面積等資訊,需使用定型化契約,不得載列對消費者不利的項目。
3.禁將紅單轉讓給直系親屬外的第三人,違者最高100萬罰金。
加強查核不動產交易所得
各地國稅局將加強查核,如中區國稅局彰化分局在109年12月至110年2月間,已查獲10件漏繳,補徵稅額100餘萬元。
防杜個人藉由公司規避不動產稅負
修正版的房地合一稅2.0將於2021年7月上路,針對個人短期持有房屋(2-5年)的稅率,從20%提高到35%,營利事業持有2年內則從20%提高到45%,2-5年提高至35%,與個人相同,更多調整請點此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也將於110年1月1日起恢復計入個人所得,該繳的稅一樣都跑不掉。

修正住家房屋現值免徵標準

立法院於2021年5月12日初審通過《房屋稅條例》,針對住家房屋現值10萬元以下的免稅適用祭出限制,自然人限三戶以內,並排除法人適用,後續待院會再度協商。

信用資源有效配置及合理運用

督促銀行對非自用投資者或建商申請之貸款謹慎授信,必要時採取信用管制措施。

控管銀行授信風險

強化銀行內部查核與管理不動產授信業務,近期查核到的缺失如部份放款利率偏離市場水準、部份出現削價競爭,這些情況都未符合風險定價原則的情形,更不利於授信風險控管,要求銀行應確實檢討改善、並建立內控制度及作業程序。

強化金融管理

監督個別銀行放款條件是否較寬鬆,規劃專案金檢,如2021年5月7日,央行邀集36家銀行業者開會,強調房地產授信原則,並應督促銀行審核部門確實遵守自訂的利率定價規範。

精進住宅補貼及協助

由中央興建社會住宅6.6萬戶,加速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擴大租金補貼,預計每年12萬戶。
立法院於2021年5月18日三讀通過《住宅法》,每屋每月租金收入免稅額從現行的1萬元,增至新台幣1萬5,000元;並調高社宅提供弱勢者的比率,由現行的30%提高到40%,希望真正落實居住正義。
這種種措施,都是希望可以讓人人買得起房子,而不是讓不動產淪為有錢人或建商的炒作工具,期待政府更多的穩定房地產市場措施,讓居住正義不再僅淪為口號。

好事貸
分類
房貸小知識

逾36年老屋房貸件數 8年多翻2倍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的第二季房貸分析,本季屋齡36年以上老宅樣本數為6990件,不但創近10年單季統計新高,相較2011年同期,更是增加逾2倍。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老宅數量越來越多,台北市市中心普遍都是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房子,一般首購族可能在台北市看的房子,屋齡甚至比自己的年齡還老,不過許多老房子位處精華區,購屋人若要留在市中心,可能會遇到新房子數量少且房價高,最後可能還是選擇屋齡較舊的老宅,自己再花一筆預算裝修,尤其近年都更與危老改建議題發酵,除自用客戶外,還有置產客購買精華區的老宅等待改建翻身機會,帶動今年第二季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房貸數量明顯增加。

根據統計資料,2010年以來屋齡超過36年以上的老宅,每季新增的房貸樣本數逾2千件,但隨著整體住宅邁入老化,市場上的老房子數量越來越多,2017年開始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每季新增房貸數量逾5千件,較2010年呈現翻倍成長,而今年第二季更來到6690件,創下近10年單價新高,同時間,貸款利率1.82%,則創下2009年第4季以來的新低。

曾敬德指出,雖然老屋成交件數大增,但因地段條件佳,銀行的平均核貸成數也將近7成,且平均新增貸款利率約1.82%,顯見銀行也認同精華區老宅的含金量,貸款條件和一般房子差異不大。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08089

推薦閱讀:
關於二胎房貸,你想知道的7件事
二胎房貸的選擇:銀行、民間、代辦、代書、融資、當鋪、高利貸
如何辨別貸款公司的好壞?

分類
房貸小知識

麥擱騙啊!戳穿實價登錄造假9手法

2019-06-10 15:15好房網House Fun 
【撰文:楊欽亮】

你知道實價登錄也能造假嗎?如今包括虛構、偽造、扭曲等造假手法正摧殘著我們信任的實價登錄,但是別擔心,我們整理了最常見的實價登錄做假手法,有看有保庇,買賣房子的時候,誰也坑不了你!

賣房子之前,你會先上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查一查附近房子賣了多少價錢嗎?會?很好,這表示你可能正在政府苦心撐起的保護傘下進行不動產交易。然而,如果這把傘的傘衣被有心人戳破了洞,如果實價登錄上的價格是值得懷疑的,怎麼辦?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犯罪實錄,請睜大眼睛,提高警覺!

二○一一年十二月,立法院三讀通過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地政士法及平均地權條例等所謂「地政三法」,為促進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化而由內政部地政司積極立法推動的實價登錄申報,因而得以在隔年八月一日正式上路。在台灣不動產市場發展上,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自此以後,在實價登錄制度探照下,預售屋、成屋與中古屋的成交價再也不是一組一組暗黑無光的數字。

你可以說,實價登錄讓一切透明了,讓交易資訊不對稱的狀況改善了,讓台灣的不動產交易制度追歐趕美了,然而我們真的創造了一座桃花源還是烏托邦了嗎?在Mobile01的房地產討論群組上,我們很容易便能找到令人洩氣的發言,比如有人直截了當地留言質疑說:「原來實價登錄也可造假喔?」或是不客氣地說:「實價登錄的金額只能參考,用那價格去談的真的只能當盤子。」

實價登錄真的可以造假嗎?內政部為防範實價登錄造假,不是訂有申報不實的處理辦法,按次處以三到十五萬元罰鍰嗎?其實,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年來居心不良的建築業者、仲介業者與投機客早已經鑽透實價登錄制度與不動產交易的紕漏,把「造假」兩字玩得酣暢淋漓,不論買預售屋、新成屋或中古屋,你千萬別睜著眼卻還上了當。

實價登錄造假可以是一個廣義的名詞,除了「造假」之外,「失真」、「偽造」、「虛構」與「扭曲」等四種狀況都可以包含在其中,這些行為可能在事件裡單獨存在,也可能並存。

接下來,我們整理了房地產市場上常見的實價登錄造假手法,在預售屋接待中心的跑單小姐或房仲店頭裡的經紀人把實價登錄行情表交到你眼下之時,你得學會一眼分辨出葫蘆裡賣真藥還是賣假藥的功夫。

新成屋及預售屋藏黑洞

1. 登錄高單價、隱藏低單價

這種手法這些年就算不是「司空見慣」,也是「時有所聞」吧?由於在「實價登錄2.0」完成修法與立法通過前,預售屋只要在銷售結案後三十天內完成登錄就行了,這可給建商「海一樣大的操作空間」了,賣不好的,兩、三年後再登錄就行了,想拉售價的,就先登錄高樓層單價高的成交戶,單價低的慢慢登錄就行了,建商全權掌控作價權,消費者也只能當俎下肉。

2. 用高價登錄實價,登錄後再退戶

手法①的高單價戶一定都賣掉了嗎?那可不一定!相關業者能玩的戲法很多,假交易就是一種。假交易通常是建商把房子賣給熟人、子公司、交叉持股公司或人頭,把房價做高,簽約後先進行實價登錄,但是一完成登錄後,這些房子都會用各種理由辦理退戶,此時,同案場其他戶別的行情已經被拉抬上來,而這些原先當「餌」的退戶還可以被放上銷控檯,說不定還能賣一個比當釣餌時更好的價格呢!

3. 附贈裝潢家電,墊高房屋單價

君不見現今隨處都是「買屋送裝潢,買屋送家電」的廣告,這是賣方的佛心嗎?別傻了,實情是當一個地方的區域行情從一坪五十萬元跌到四十八萬元時,你覺得建商會繼續坐等成交價下探嗎?這種時候送裝潢與家電,把成本灌在房價裡,讓實價登錄的房價撐在五十萬元是不是辦法?是!而且還賓主盡歡呢!然而正準備看房子或正與建商琢磨價格的買方就吃虧了,因為此刻你正被扭曲了的實登價格牽著鼻子,當著「準冤大頭」呢!

中古屋做價手法多

1. 不良仲介虛構實價登錄

不良仲介利用塗改等方法加工,虛構或以模糊手法扭曲實價登錄數據,例如把行情較高的非同型態或同區位物件成交價格出示給買方,把行情的被期待值拉高。

2. 資訊被隱藏或選擇性揭露

仲介經紀人明明可以取得並提供給買賣雙方完整的物件附近實價登錄行情資料,但是在不同目的驅使下「剔肥撿瘦」或「剔瘦撿肥」,只讓買賣方看到部分行情資訊

通常,經紀人會把實價登錄中單價較低的物件挑出來給賣方參考,壓縮賣方出價期望值,相對的,也會把單價較高的物件篩選出來,提供給買方參考,讓買方錯以為成交行情都在這個水位以上。

別以為玩這種trick(詭計)的是小品牌仲介公司經紀人,包括上市大品牌連鎖仲介公司在內的從業人員也深諳此道,因此當經紀人把不動產說明書交給你時,建議你多問一句:「裡面附上的是完整的實價登錄行情嗎?」

3. 虛構成交價做假合約

用坊間稱作「技術合約」的假合約,與俗稱「AB約」的做假手法瞞天過海,在不動產圈子裡是常見的事,且同時會出現在中古屋及預售屋買賣時,尤其以往投機客勾串不良仲介經紀人、代書與銀行行員組成的炒房團夥,就經常使用這一招。在交易中,他們會簽兩份合約,一份是真合約,一份是價格灌水的假合約,假合約除了用來向銀行超貸,也做為登錄實價的依據,把行情拱高

二○一四年以前台灣房價漲了十幾年,做假契約超貸這種勾當很多人敢賭,甚至還有房仲經紀人猛敲邊鼓,說可以幫忙貸到「更好的金額」。有網友曾在Mobile01上分享說,「以前玩這個,可以從銀行端全額貸款……反正過個一兩年賣掉就能結清。」如今房價緩步下跌,一兩年後想賣,賠少的已經要謝天謝地了,還能拿來結清嗎?

況且,假合約涉及刑法第兩百一十條的偽造變造私文書罪,代書或銀行行員知情卻又協助申辦房貸,則觸犯刑法第兩百一十六條的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若是賠錢又被起訴,就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4. 左手換右手墊高房價

投機客把房子轉賣給人頭或親戚朋友,先把成交價炒高,過個水後再降一點價錢出貨,過程中少說已經墊高過一次房價,但是新買方在查詢實價登錄的歷次移轉明細時,卻會以為自己買得比前一手便宜,還因而沾沾自喜。

5. 高報房屋總價、低報車位價格

以往實價登錄機制遭人逅病的缺失之一,是車位坪數登錄與價格登錄規範不清楚,房屋與土地登錄的是價格,車位登錄的卻是數量,導致投機客與不良仲介可以高報房屋價格、低報車位價格,藉以拱高房屋單價

假設車位售價本來是兩百六十萬元,如果登錄時壓低成一百萬元,把另外一百六十萬元加計到房屋總價裡,一間建物面積四十坪的物件每坪單價就多了四萬元,而買方要是對區域行情沒有概念,每坪讓他砍個兩萬元,說不定還會回家焚香謝天呢!

6. 虛構裝潢費讓買方出高價

裝潢費是一個黑洞,把三十萬元的裝潢費浮報成一百萬元,不過只是一張嘴和一張裝潢報價單的事,這種手法對想向銀行多貸一點錢出來的買方真的很受用,浮報的裝潢費又能拱高房價,是很多不肖房仲經紀人熟悉的招數,還可以用這種明明是虛價的實價混淆其他買方對區域行情的認知,擊碎買方心中那道防衛的牆。

實價登錄都上路這麼多年了,如今還有那麼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情發生,大致上都對症下藥的「實價登錄2.0版」修正草案也早早就送進立法院等候審議,但是在某些業者強力反對並積極運作下,部分「有爭議的法條」還有可能被撤下。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說,這些資訊公布了,預售屋就很難賣了,所以建商一定會擋。

我們絕對肯定實價登錄讓房地產交易環境更透明的價值,也期待房市的公平與正義不要再打折扣,但是在保護傘的漏洞都被補好之前,還是不得不請你處處小心,不管是買預售屋、新成屋和中古屋,都要防範那些隨時會坑了你的假藥郎中。

文章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58/3862979

推薦閱讀:
銀行房屋貸款的必要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貸款為什麼辦不過?貸款不就要找銀行嗎?
教你如何慎選網路上找到的貸款公司!

分類
房貸小知識

你以為跟銀行貸款很容易?借不到就是借不到

覺得選擇很多?借不到就是借不到

目前台灣有30幾家銀行,再加上郵局、農會、漁會、信用合作社等各種金融機構,至少上百家可供選擇,貸款應該很容易啊,但你挑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也挑你,如果用錢的習慣不良影響了信用,會斷絕未來跟銀行的借款大門。

台灣的銀行都歸金管會管,而且有銀行法的限制,目的是為了避免詐騙、洗錢等惡意行為,而近幾年數位銀行、第三方交易平台也不斷推出,消費糾紛頻傳,各銀行為了避免損失,或被金管會找去「喝咖啡」,自己就把標準訂得很高,一般上班族、股票族,甚至本身在銀行工作的人,可能因為買了房子、車子或其他生活必須的高單價產品,造成負債比過高,或者信用卡使用不當,有遲繳或預借現金紀錄,想跟銀行借也無法。

銀行不理我們理,佛系貸款借給你

對於金融市場不是那麼熟悉的人來說,銀行等於有政府背書,就算民營的也都是事業體龐大的金控公司,但銀行真的就比較厲害嗎?從股價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金控的股價大部分都落在10~30之間,震盪的幅度也不大,股價比金控高的大公司比比皆是,公司體質相對更加強健。

如果走不了銀行的門也不用太灰心,你有相同條件卻更有彈性的選擇,體質更穩健的好事貸公司,不但沒有銀行繁雜的申請手續,審核條件更是寬鬆許多,從審核到撥款的速度比銀行幾乎快上一倍,相較於其他民間自有資金放款,或是代書代辦幫你跑流程,利息高還要被抽一筆手續費,已經缺錢的你捨得嗎?

推薦閱讀:
貸款為什麼辦不過?貸款不就要找銀行嗎?
二胎房貸的常見問題整理(完整版)
2020銀行二胎房貸比較(含比較表)

分類
房貸小知識

代辦陷阱多 債務協商最好自己來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民眾若積欠金融機構債務,而面臨還款困難時,債務人可自己向其債權銀行申請「前置協商」,銀行將依其能力「量身訂做」還款方案,且過程完全免費;銀行公會強調,切勿找上坊間的「代辦公司」或「債務整合公司」,否則,不僅要付高額手續費,更容易受騙!所謂「前置協商」機制,是依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辦理,以協助積欠銀行債務而無力清償者,以簡單的程序向單一銀行進行債務清償之協議,其目的是幫助債務人經濟的生活之重建。

「無須假手他人,債務協商自己來,既省錢又省時!」銀行公會債務協商委員會主委楊正堯表示,債務人無須負擔任何費用,即可向最大債權銀行機構申請「前置協商」,該受理銀行會根據債務人個別之還款能力,與債務人協商適合的清償方案,協助解決其債務清償之困境。

楊正堯指出,根據統計,從2008年4月至今年8月底止,債務人自行透過「前置協商」和銀行協調債務,成功率近8成、高達79.31%,足見「前置協商」成效之高。

若假手代辦協商債務,楊正堯直言,並不會獲得較好的償還條件,尤其,若是債務人直接委託代辦公司來談,債權銀行都會當面拒絕不受理。

代辦有5大缺點

銀行公會指出,透過代辦公司協商債務,有5大壞處、缺點,包括:
第1、容易受詐騙,損失金錢。
第2、債務人容易被誤導,刻意不要與金融機構達成「前置協商」,得重新面臨債權銀行催收。
第3、聽信代辦公司,刻意不與銀行誠意溝通,反而無法協議出適切之方案。
第4、代辦公司經常誤導債務人,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反遭裁定駁回。
第5、若未達成協議,債務人可能面臨受強制執行所得及財產。

對此,銀行公會強調,以協商達成債務清償上之和解,可免除法院程序訴訟;透過協商清償債務來取代強制執行,可繼續保有工作又節省利息支出。

文章來源: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525260

推薦閱讀: 
整合負債,不能不知的基本概念(含銀行和民間方式)
帶你看懂聯徵的退件理由
跟銀行借錢一定比較好嗎

分類
房貸小知識

為什麼沒辦法跟銀行借到錢?

說到借錢第一個想到就是銀行,但最近被銀行婉拒的案例越來越多,也不知道為什麼,問了也只得到審核不通過的官方回答,原來是因為這些。

民國94.95年,銀行大肆核發信用卡、現金卡,幾乎到了簽個名就能辦卡的地步,結果消費者錢還不出來,造成當時銀行界的大厄運:雙卡風暴,直到現在還有人無法完全脫離卡奴身份,有鑑於此,銀行不想再承擔高風險,只要想和銀行往來的金融業務都從嚴審核,不管想辦信用卡、信貸、房貸,第一關先看「信用評分」

「信用評分」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聯徵中心對你這個人的信用進行評分,滿分是800分,一般人通常落在620~720分,這樣的分數跟銀行申請貸款大多不是問題,但如果這是你的習慣:

  • 信用卡總是在繳循環利息、最低應繳金額、或都沒有一次繳清
  • 曾用信用卡預借現金、用現金卡借款
  • 信用卡遲繳、貸款遲繳
  • 近期剛向銀行增貸
  • 短期內聯徵次數過多(比如一個月內被銀行查了三次)
  • 在銀行的總貸款餘額無法慢慢減少(就是偶爾會向銀行辦小額信貸)
  • 負債比過高(超過月薪的22倍)
  • 年紀太大(超過60歲)

分數就會越降越低,銀行覺得你還款能力有問題,當然不想借你錢,貸款就很難核准。也不要以為把之前的欠款還掉就沒事了,聯徵中心對於過往資料有一定的揭露期限,在期間內信用報告上還是會看見,如果超過期限仍被銀行以信用不良婉拒,那是因為每間銀行還會參考自家的系統紀錄,從你開始跟這間銀行打交道的所有紀錄都在,所以信用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是領現族群、或存摺裡看不出平常的金錢往來,銀行很大機率會跟你說謝謝再聯絡,但還是需要錢啊,上網搜尋不是代書代辦就是當舖,不管手續費還是利息就高得嚇人,這時候好房貸就是最好的選擇。跟銀行比起來,好房貸沒有銀行法和金管會的嚴格限制,只評估房子的空間殘值,跟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信用評分作為參考,申請流程簡便且快速,利率條件都和銀行差不多,但核貸彈性更大,只要過往還款紀錄正常,近一年沒有法院查封或假扣押紀錄,就能以和銀行差不多的條件,貸到一筆資金。

推薦閱讀:
整合負債,不能不知的基本概念(含銀行和民間方式)